|
【近现代人物?楚文公专辑】 (郑文彬搜集整理)
(一)楚文公生平简介
郑楚文,湖北石首人,生于1924年农历10月12日,殁于1997年3月12日,享年73岁。1941年就读于恩施向家村中学,1943年,毕业于恩施金子坝省立第七高级中学,1956年通过函授学习获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文凭。先生一身执教,解放前曾任湖北黄冈小学校长,后辗转华容,不久返回故乡石首,先后任石首江波渡小学、团山小学校长。1952-1972年任教于石首一中。之后任教于新厂中学、南岳中学。1985年退休,在教坛上耕耘了四十多个春秋。先生系全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石首市第一、二届政协委员,全国推广普通话一等奖获得者。并著有《石首方言与普通话辨析》一书,该书对石首语文教师普通话朗读及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先生还是石首地方志、统战史编写的主笔之一。
为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退休后的先生凭借自己对古典诗词方面的高深造旨,曾与徐永兵先生等创立楚望诗社,协编《楚望诗刊》和《刘郎浦诗词》。不仅如此,先生还以其深厚的功底流畅的文笔,写下了一部传世的长篇小说《丘阴恋》和《声高孰与咆哮好》、《心之曲》等若干篇散文,以及诗词近百首。为石首的瀚墨香飘四海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先生对古今汉语音韵学亦有很深的研究,他撰写的普通话与方言对照方面的专著曾获得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先生的一生是平凡的,但也是无憾的,他在教育、文化事业上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先生的生命将在他向社会输送的人材以及他的遗作之中无限地延续。
(二)楚文公作品选登 为金婚纪念题照(1992年)
征程五十秋,风雨济同舟。 浦上鸿飞去,犹将爪印留。
回施(古施南府)途中(1943年8月)
又向湘江别,重生旅客愁。 荷风吹远道,旭日照轻舟。 鹜逐江烟下,潮依岸石流。 自兹家四海,未卜几经秋。
回乡小吟
故园劳梦想,步履不知艰。 袅袅村烟暖,清清渚水甜。 柳堤添画阁,田舍杳茅檐。 六亲今可认,身老更无嫌。 原载《九曲行吟》
满江红·送别(1943年8月)
映水斜阳,知人去,何曾暂歇·长亭路,抚肩叮嘱,满腔热血,碧树雄书,凭我举,兰天默记与君别,只细听老伴语深情,同殷切。
莫须有,犹未揭,方寸底,沉如铁。信东风浩荡,总归昭雪,四海黎元观旭日,九州户牖怀明月,盼重逢,必逐白驹飞,催佳节。
《心之曲》
从昨天走到今天,我已经成了离退休老人中的一员。龙的传人知道饮水思源,我回忆的翅膀怎么会疲倦?
只回溯,七十年前,海上无灯塔,遥夜怨苍天。一任飘摇着的风雨,忍看破碎了的河山,啊,祖国,你是怎样的一只航船?
曾记得,启蒙老师声泪俱下,手指地图讲国难:“秋海棠叶”遭到蚕食,我们炎黄子孙心不甘!那蓝眼睛挤出吃人的狞笑,黄皮肤的同胞有四万万,在铁蹄下呻吟辗转,多少苦恨!多少辛酸!租界上钉着奇耻大辱的木板:“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尽管眦裂发指,又盼到哪年哪月,将它送进历史的博物馆?
依稀千古诗圣国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岂止现代文豪的故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然而救民何策?救国何门?空惆怅,路修远,夜深沉,谁能收拾金瓯一片?
难忘啊,难忘的一九二一年!海上灯塔夜夜明,七十年间指航向。历史上,人群里,有哪个集团,哪个派别堪比伦?
唤起工农千百万,沥血峥嵘岁月,推翻三座大山,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把阳光洒满人间!
实心实意救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越过层层险阻礁滩,弘扬华夏国魂,蔚起改革开放的红灯,迎来姹紫嫣红万木春!
春天诚然来了,在工厂烟囟的林立,在山村水郭的变迁,在豆棚瓜架的存款册里,在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前,在琼楼玉宇的窗口,在珠穆朗玛峰的山巅!
春天诚然来了,在龙的传人之自豪感,在驶向南极的远洋舰,在东方醒狮的叱咤,在亚运圣火的轰动,在五洲朋友的赞声里,在十亿同胞的笑靥间!
春天既然来了,我怎不浮想联翩!我怎不扬眉吐气颂老天!因为啊,从昨天走到今天,老来更知蔗境甜。晓喻儿孙千万言,千言万语化作《心之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西南北中,归处在谁边?生命诚可贵,可贵在奉献。坚决永远跟着党。为祖国建设成现代化的大花园,和着全国各族人民的脚步,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原载1991年6月7日《石首报》第四版
《“声高”孰与“咆哮”好》
偶读徐永兵《过夔门》诗,觉诗意新颖,饶有韵味。其句曰:
“欲锁夔门万古牢,瞿塘峡里水咆哮。高山握手亲亲语:让给长江路一条。”
——见1987年第一期《江南诗词》第27页。
后于《江汉诗选》1988年12月武汉老龄科学院编)中亦见到此诗(该选集第196页),原作入选,一字未改,有如旧友重逢,其亲切感自不待言。余以素嗜诗词,昨有幸借得新近出版之《当代中华诗词选》一部,见徐永兵《过夔门》诗亦已入选(第549页),“似曾相识燕归来”,曷胜欣喜。詎料赫然入目者,原诗中之“水咆哮”竟被改为“水声高”,“高山握手”已被改为“群山握手”,又不禁为之惊诧莫名。期期知其不可。
“声高”孰与“咆哮”好?在此略陈浅见,抛砖引玉,以就教于名字(含编者),诗友及广大诗词爱好者。
诗题为“过夔门”,开宗明义,首联起语不凡,给人以气势雄浑、形象鲜明之感:“欲锁夔门万古牢,瞿塘峡里水咆哮。”可谓虚实并举,情景交融。“夔门”、“瞿塘峡里水”,乃特定环境中之实景、静物,固无生动处,但一经诗人目睹耳闻,绘影绘声,化为情思,便顿觉动态活现、妙趣横生。作者先用“欲”、“锁”二字拟人,虚写山势之险峻,进而夸张为“万古牢”(不可破),以示阻力强大,无与伦比。在此情况下,“瞿塘峡里水”禀其桀骜不驯之性,挟其雷霆万钧之力,不得不奋进、怒吼 、冲决,此自然之理、必然之势也。故句尾用叠韵词“咆哮”作韵脚,洵属顺理成章,且与“欲锁”之虚义恰相呼应,而诗人之奇思遐想亦蕴乎其中矣。若将“咆教”改为“声高”,则未免“以虚为虚”,形象枯瘠,木然无情,又怎能达到上述艺术效果?
范晞文对床夜话》引《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见周振甫《诗词例话》第193页)吾人今日论诗,似可参考此论。
如前所析,江水既然咆哮有理(不涉“造反有理”之嫌),则高山让路更觉可亲。“高山握手亲亲语:让给长江路一条”。由此可见“高山”之明智,言外寓“历史车轮不可阻挡”之意,真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言近指远,寓庄于谐,于不经意中涉笔成趣,而诗人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愫溢于言表矣。然综观全诗,率皆源自“过夔门”之客观实际,并非单赁诗人之主观灵感所致。
瞿塘峡,一称夔峡,长江三峡之一。其西口称夔门。两岸悬崖壁立,江面最狭处只有百余米(“高山”近峙若“握手”然),江流湍急,山势峻险。唐未王建将张武作铁絙横绝大江,立栅两端,称为锁峡;南宋徐宗武于白帝城下岩穴设拦江锁七条,立二铁柱,后世亦称铁锁关,(见缩影本《辞海》第2013页)因而诗句中运用“夔锁门”、“水咆哮”、“高山握手”等形象词语既与特定之地理、历史掌故相符合,亦为诗人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抒发主观情愫所必需,若运斤者为追求温文尔雅而以“声高”代“咆哮”,又为避免“高”字重复而以“群”字易之,则愚意之不敢苟同,一如适履之不能削足也。
再看“咆哮”一词之本义、比喻义及使用范围。《新华字典:“猛兽怒吼。(喻)江河奔腾轰鸣或人的暴怒叫喊。”《辞海》:“猛兽怒吼,亦形容人的暴怒或水的奔腾怒啸。”李白《公无渡河》诗:“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聂耳作曲之《黄河颂》中有“黄河在咆哮”句。……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亦不必枚举,即足证原诗在遣词造词上之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声高”孰与“咆哮”好?答曰:当以实事求是,尊重原作而不劳斧削之为愈也。
1990.1.28 原载《刘郎浦诗词》和《湖北写作报》 (三)诗友悼诗选
三绝句(徐永兵)
在雪经霜艺苑林,枝疏叶落未凋心。 春回正好生机发,忽报凶音我碎琴。
同是姜凉劫后身,行吟切磋晚逢春。 《声高孰与咆哮好》,展读遗篇字字珍。
聪明正直必为神,三叠阳关饯故人。 闻说西方多净土,他年应许结芳邻。
步前韵(戴永鉴)
晚节峥嵘振艺林,高材碧草寄诚心。 三唐韵律循循诱,悦耳清音胜抚琴。
薄利轻名持洁身,任他世事苦争春。 堂前解惑铭真理,腕底诗文字字珍。
托物寄情妙入神,遗章细品见其人。 经霜沐雨铮铮骨,适与劲松结比邻。
步前韵(沙永松)
曾闻天阙有梅林,君去云游善用心。 带走人间绝妙曲,吹台管乐伯牙琴。
解惑堂前久置身,教人帐下座如春。 曾经洗礼心尤健,弊扫风清得自珍。
袖笼技巧笔传神,品貌俨然一楚人。 今作银河飘逸客,仙为朋比孟为邻。
步前韵(邬祖佑)
沥血教坛与艺林,笔耕寒暑写丹心。 轮回错转诏君去,欲谱阳关怕抚琴。
两袖清风严律身,唯富桃李报三春。 每忆教诲声声在,愧我不才未玉珍。
自古圣贤封列神,遗章在目哭斯人。 悼师敬捧一杯土,天国遥遥若比邻。
步前韵(郑文彬)
教范春秋育绣林,栽桃培李劳君心。 借来九曲水当墨,难写师生昔日情。
胸怀磊落擅才名,吟海扬鞭奋晚春。 结社唱酬孚楚望,新词古调铸诗魂。
吾辈尚存君化神,举杯挥泪悼亡灵。 “落花芳草频来去”,不朽英名启后坤。
七律(朱建国)
征尘未洗竟长辞,泪洒程门不尽思。 布阵常凭车马势,登台喜咏宋唐诗。 双眸炯炯藏奇智,两鬓苍苍蕴茧丝。 化作春风披绿去,漫天桃李挂高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