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江北纪实
春节回到生我养我的小村庄,总觉得有一种情愫无以言表,在这里少了汽车的喇叭声,工厂隆隆的轰鸣声和小商贩的叫卖声,那熟悉的牛哞、羊咩、狗犬、鸡鸣,就是一种天籁之音,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脸上,洋溢着憨厚、朴实、勤劳、善良。
乡村过年的炊烟,不像城市有时间的限制,总是最早迎接黎明最后送走黄昏,早起的婶婶踏着第一缕晨曦,忙碌在通红的灶台前,在古老的乡韵里,将桌子摆得满满的,鸡鸭鱼肉的香气弥漫于屋子,熏醉了路人,然后飘向远方。
曾几何时,我远离生我养我的乡村,到小城谋生,随着日子一点一点的流逝,炊烟下的所有幸福都似乎被岁月风化。这次回到乡村,才发现那飘袅在记忆的天空中的那缕炊烟,依然是那么亲近,那么朴实,那么善良。
是啊,乡村的人们永远那么纯朴。如果在城市里对人不带姓氏称呼,便觉得有点奇怪,但乡村的人们不管是自家人还是他家人,同姓氏还是不同姓氏,叫你是从不带姓氏的:狗儿、春儿、雪华、建刚……,这更多了一份亲近,少了一份城市的疏远。
如果在城里对人称伯道婶,便觉得有点别扭,可是在乡村,无论是否沾亲带故,,大伯、小婶、勇哥、平姐叫得是那么自然,彼此是那么亲近。如果在城市要是邀请他家的客人留宿于自家,那别人一定会讥笑你神经出了毛病。可是在乡村谁家多来几个客人,张婶会说:“我家还有位置,,到我家去!",王姐也会说:“我家还可以去2个”。
不管客人是长还是幼,是美还是丑,是健康还是有疾病。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客人都是大家的。有难同当,有福共享。互相串串门,哪家的饭熟了,他们会毫不客气的拿着碗筷大口大口地吃着粗茶淡饭,就是咸菜,吃得也是那么有滋有味。
乡村的人们永远那么和谐。农忙的时候,你帮我割谷,我帮你插秧,张三帮李四除草,,李四帮张三耙地这是常事。休闲的时候三个一群四个一伙,谈谈天,搓搓小麻将,你可别担心,他们绝对不会输了拿别人出气,当面掀桌子摔板凳的,你听:“老乡啊老乡,看见你就泪汪汪,昨天互帮度饥荒,今天一起搓麻将,马上赢你没商量,哈……哈……哈”,一句句幽默风趣的话语逗得大伙儿捧腹大笑,前俯后仰。
乡村的人们永远那么开心。夏天,调皮的小孩坐在光滑的石板上,把脚伸进清澈见底的水里,,一边拍打着清凉清凉的水儿,一边将玲珑的碎瓦片漂向水面。小孩的笑声和着男人们的游泳声,女人们洗衣的棒槌声,还有鱼儿的呼吸声,组成了一组乡村通俗音乐。
想起乡村,就想起儿时的童谣:“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妈妈要进来……天上的星星,亮晶晶,我在大桥望北京,想起乡村就想起那淳朴、善良的村里人。乡村的汉子手虽粗糙却充满力量,脸虽黝黑却心地善良。乡村的女子爽朗、纯朴如山花,拿起针线能描风,走出家门能驾车,喜欢乡村,那里有我儿时的欢声笑语,有养育我的父老乡亲,还有清新醉人的泥土气息。
|